朝天
在华夏的历史中,孔子被誉为 “万世师表” 成为古今读书人的学习榜样。他和门生的思想便形成了后来的儒学,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支柱,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品格和价值观。然而,儒家思想乃始于东周,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当年的社会体制和一部份思想,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文明而被淘汰。但是,关于做人的品格和修养这部份,特别是在推崇仁、义、礼、智等等精神上,却使中华文化屹立于普世的价值中,而历久不衰。孔子在年老的时候,给自己所作的总结,已经成为后学的自省并广泛被引用。孔子就说道:“吾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耳顺,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。”这是多么中肯、丰富和随性的人生。
当我们回顾历史中的圣贤和世上的成功人士时,我们就不得不承认 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“ 这一句话。当然,世上也有不劳而获的例子。但是,没有付出的成功,就没有值得令你骄傲的地方。因此,在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,都累积着一段努力的学习、刻苦的耕耘,以及不断更新和改变的经历。然而,在这个世界上,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留名史册中。但是,即便是一个最普通的人,一旦经历了这些宝贵的历练之后,就必定可以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;一个平凡中的不平凡的人。除此之外,笔者就想不到,还有什么更精彩的人生了!
笔者在中学时期,信靠耶稣基督成为基督徒。当时就承认自己的罪性,想依靠基督的救赎和恩典来做一个认真的人。在信主之后,除了学习和工作之外,平时就喜欢思考,乐于在真理中求知。每每遇见新的人生智慧,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喜悦和满足的感觉。真理就是如此伟大和奥妙,祂能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考验,历久弥新;祂能够更新一个人的悟性和心境;同时又能激发向善和向上的心志;建立一个健全和平衡的人性发展,使人更之为人,从而肯定了自己的身份和可用之处。但是,单有真理和智慧是不足够的,因为这两样都不会贴近人心,反而会被人孤立。而旁人所珍惜的,乃是你用真诚的心与他们所建立的美好关系。这除了需要主动的爱之外,还需要有一个宽阔的心胸,不怕吃亏,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诡诈而失去主动性。这样才能够不断成长,增加自己服侍人的本钱,同时丰富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。
笔者回顾自己的一生,就知道自己不比别人好,能够有今天的福气,都是神的怜悯和恩典。保守我不偏行自己的路,一直沐浴在神的爱和恩典中。人的一生将很快过去,不论是富贵或贫穷、聪明或愚拙、漂亮帅气或木讷平头,这些都会转眼成空,而不被人记念。最终,审判人和奖赏人的乃是神。因此,我只管忠于神,做好自己而被神使用就高于世上的一切身份和价值。这一生就值得了!